close

提昇學習自信篇,改變孩子的特殊行為

在前幾個月的多層次班級經提昇學習自信篇,改變孩子的特殊行為營文章中,我們分別提到多層次班級經營的基本概念、預防層次、非語言層次、語言層次、行為改變技術運用等主題,然而一班在班上會讓老師很苦惱的可能是一些難相處、固執、攻擊性強、妥協性低或是異常退縮、動作緩慢級學習適應性差的孩子,在過去的臨床經驗中,這些孩子的問題往往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多了,相同的行為表徵可能是由不同因素造成的,因此並沒有一體適用的方法來帶這些孩子,但通常若老師的專業直覺與包容心夠,懂得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反應,遵循著我們前幾個月在文章中所提的多層次班級經營原則去做,孩子應會逐漸朝正向改變。

然而老師在帶領孩子前進的過程中,常會因支持系統不足或是自己的信念等因素而中途放棄,最常聽到的抱怨是:「他的家長都不管他了,我又能怎樣呢?」「全班有三十幾個人,我怎能只管他一個!」我們會忽略了小小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若已沒有家長的支持,老師會是他生命中唯一的貴人!全班有三十幾個人,但你需要去做的原因是他是班級經營過程中唯一的導火線!所以今天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希望能跟大家一起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孩子的問題以增進成人與孩子間正向的 互動。在我的經驗中,最需要愛的孩子往往會用最令人無法忍受的方法來尋求愛,最沒有安全感與自信的孩子會常會是班上的巴爾幹半島!他們容易呈現放棄、拒絕、欺騙、搞怪、掌控、欺壓、否認及藉口等現象。所以問題最複雜的孩子可能用最單純的方式,也就是提昇學習自信心以改變其行為,有學習自信心的孩子才懂得愛自己與尊重他人,過往我們覺得一定要改變孩子的成長環境才能改變孩子,現在我們想法可能是改變孩子的想法與行為以影響他成長的環境!

教育圈中常提到提昇學習動機以提昇學習自信心,但甚少有人提到何謂學習動機?如何提昇學習動機與學習自信心?學習動機可分為三個成分來談,即價值成分、期望成分和情感成分。(1)價值成分(Can I do this task?)可解釋為對工作表現的信心或判斷,受本身能力對於行為表現的影響,往往可從過去成敗經驗中獲得,所以如果在孩子學習有困難時採學習步驟分析或工作分析,將複雜的學習或工作過程分解成具體而易達成的步驟會增進孩子的學習動機;(2)期望成分(Why am I doing this work?)指出學習本身的興趣及重要性,所以協助孩子設定學習目標,將學習目標與生活化事務相結合以讓孩子明瞭學習的重要性是件可以提學習動機的事;(3)情感成分(How do I feel about this task?)則是學習者於學習時的情緒反應,人們通常都是較喜歡愉悅感覺的,所以多元教學與遊戲式教學的寓教於樂方式是可提升學習動機的。也就是說學習活動中孩子越清楚自己為何而學,過程越具體可行,學習方法越有趣味性通常是越能提昇學習動機。只要孩子有學習動動機,我們便可用下列方法漸次培養其學習自信心:

(1)   培養責任感:讓孩子由自己做自己可以控制的事開始培養責任感,例如:1.讓孩子照顧比他低年級或能力差的孩子,事先需提示注意事項並徵得雙方同意;2.讓孩子在明確規則下成為老師的小幫手,選擇的事情儘能符合孩子的專長,就如同迷戀網咖而不愛唸書的孩子,電腦便會是他的專長,我們可請他固定幫我們在電腦上打評量試題或是製作教材,一方面可提升學習自信,一方面也是強迫學習,但在協助過程儘可能可採時間短次數多的原則以使孩子會經常覺得你需要他;3.讓孩子協助作家事,例如:收衣服、掃地及擺碗筷等,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家的一分子。

(2)   具體式稱讚:在稱讚孩子時儘能掌握具體原則,以讓孩子能由你的稱讚中下次具體再現正向行為,也就是儘可能1.採用完整語句(亦即語句中儘可能含人、事、時、地、物五要素);2.即時原則;3.採用當事人喜歡的稱讚方式;4.善用其他情境,以增強讚賞。例如:稱讚孩子:「你今天好棒!」是較廣泛式的稱讚,但若是:「敏敏今天好棒!作業十題全對!」「敏敏今天好棒!掃地時會將椅子抬起仔細掃乾淨!」如此稱讚便會較具體,具體而正向的評價通常會對孩子覺得自己與眾不同進而產生深遠的影響!

(3)   建立自我期望:先讓孩子學會自我要求,孩子在達成後才易建立自信。例如:教師可依孩子能力限定時間與標準,但讓孩子自己決定作業的材料及完成先後順序;在安全及經費原則下讓孩子規劃自己的休閒時間;設定範圍及標準,讓孩子自己選擇要寫的作文題目;讓孩子先預期自己的考試成績並訂定複習計劃等。

(4)   學習處理失敗經驗:當孩子犯錯,學習如何處理錯誤及避免下次不再犯要比被情緒性字眼攻擊或是接受處罰更重要。與孩子分享自己的錯誤與處理失敗經驗也有助於孩子提昇自己面對失敗經驗的能力。例如:在孩子開學的第一天,詢問孩子擔心這學期會犯錯及失敗的請舉手,老師也跟著舉手,由孩子擔心的事去跟他們談如何避免錯誤與處理失敗,同時將設定的班規在此機會中讓孩子內化。

(5)   練習如何解決問題:讓孩子有選擇的機會去營造一個對他更友善的環境以提昇學習自信。也就是辨識可能會導致孩子失控的特定情況,了解孩子的限制所在,調整教養方式的 先後順序並減少對孩子變通能力及挫折忍耐度的全面要求。當我們 會對孩子說出:「不行…」「你必須…」「你不能…」通常是因能會對孩子或他人造成立即危險的不良行為,否則我們可多用:「你的想法是…」「你的解決方法是…」也就是在問話中多朝「如何做?」「如何解決問題?」著手。例如:在孩子因不願意跟爸媽到購物中心買東西而只想去看電影鬧得整個週末非常不愉快時,我們要解決問題的對話可以是,師:「假如這個週末爸媽又想去購物中心而你仍然想要去看電影,但爸媽跟你想要在一起,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生:「我們可以去有電影院的購物中心!」師:「這是很好的建議,但萬一購物中心沒有電影院,該怎麼辦?」生:「我們可以星期六早上先去購物中心,下午再看電影,或是先去看電影再去購物中心以免買了 一堆東西不知怎麼辦!」師:「非常好的解決方式,我覺得你已經抓到解決問題的訣竅了!」在思索解決問題方法的過程中,有些孩子是較猶豫或衝動的,那麼我們就得多家鼓勵或誘導囉!

 

文章來源:

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孟瑛如(多層次班級經營-提昇學習動機和自信,改變孩子的特殊行為(11月19日),13版全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